//手机端跳转 if (navigator.userAgent.indexOf("iPhone") > 0 || navigator.userAgent.indexOf("Android") > 0 || navigator.userAgent.indexOf("iPod") > 0) { var patt1 = new RegExp("[0-9]*_[0-9]*"); var url = patt1.exec(location.href); if (url != "") { self.location = "http://divency.com"; } }
三是创新理论传播。“中国做得好,但有理讲不出,有成就说不出”的情况大量存在★★★,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理论传播出现了问题、讲故事的能力出现了问题——形式呆板、语言生硬、互动性无、及时性差,“谁写谁看,写谁谁看”★。这种背景下,如何把中国特色的道路理论制度和故事讲好,这很考验人的水平。
活泼的文字★,贴身且独家的照片★,让人眼前一亮,既提高领导人出访报道的传播力,也丰富了领导人形象。这在人民日报社历史、乃至整个新闻史上都留下了浓重的一笔。现在,领导人出访时★★,通过微信等渠道展示全方位的立体形象,已是“新常态★★”★。
首先说满足时代需要。能满足时代需要的才有价值★★,2013年底和2014年初,省部级干部在中央党校轮训,主要学习十八大以来习的历次重要讲话,很快各个单位组织学习。那么问题来了,如何快速高效便捷地学习和领会习的讲话精神呢?一个轻松的方式★★★,就是订阅“学习小组★★”。从这个角度讲★★★,它满足了时代需要。
但同时,我们也遇到了很多问题,比如人手紧张、竞争更加激烈★、技术力量还比较薄弱★,等等★★。这些都需要我们克服。
几乎每周都有两篇左右★★★“学习小组★★★”的文章被各大新闻网站在首页头条等核心位置转载★,《联合早报》★★、《南华早报》、《大公报》、《》等大量关注解读学习小组及其刊发文章。从最初的★★“好玩”心态,到逐渐被★“庙堂之高★”和★“江湖之远”双重认可,被新兴媒体和传统媒体双重关注,搅动网内外★★、海内外多重舆论场,这个过程来得有点快★,也来得很自然。而越做下去,我们越能体会“学习小组”的价值。
分析一人一事★★,都要放到历史背景中,放到一个框架体系内★★★。我们有四个角度看待★★“学习小组”★。一是时代需要;二是媒体融合;三是理论传播;四是治国理政★★。
二是媒体融合的试水。媒体融合是报社和国家的战略方向,需要摸索尝试★★★,需要试水者★★,“学习小组”就承担了这样的角色。既然战略已定,作为个体和团队就要战略主动而非战略被动。什么是战略主动★?就是去做、去体验、去尝试。不做,永远被动。能否抓住战略机遇期,对一个团队来说是最为重要的事情。
任务重、压力大,是事实★★★。甚至,有时也会面临误解★★。但当你尝试站在最高领导人的角度看问题,当你时刻记得自己是在为党和国家做事★,这些细节,也就都可以忽略。
常总结提炼,才能提高★。考核微信公众号的影响力,除了粉丝量外,粉丝活跃度★★★、图文转化率(点击量除以粉丝量)★★★、话题制造能力★★、被媒体转引量同样重要。这就需要琢磨好标题,选准好时机。
“学习小组”这个名字,是我们多次讨论后确定的。十八大以来,“小组治国★”,成为了中国治理的一个高频词。有人说,“学习小组★★★”四个字,既有低调谦虚之感★★★、也有从容深厚之意,这倒为我们指出了一个方向。
目前,学习小组拥有近40万高活跃度组员(粉丝),其中三分之一为公务人员,包括大量厅、处、科级干部以及一定数量的部级干部和少数党和国家领导人(目前可以确认的有已退休国家领导人)★★。从阅读量看,超过10万+的文章大量出现★★★,单篇最高阅读量达170万★★★,其下属的微社区单日PV峰值达150余万,IP达30余万,接近一个中等网站的规模。
相比一般的粉丝性质的公号,我们更强调每个人都是组员(粉丝往往有被动性,而组员则有主动性),都对这个国家★★★、对中国梦的实现负有重要责任★★★,这就需要不仅读懂习及其治国理政思想★,更需要每个人都行动起来,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,统一思想★★★,“上下同欲者胜★★★”,在国家复兴路上★,每个人都获得人生出彩机会。
同时,什么时候发,也很重要。腾讯公司的大数据显示,早8点和晚9点★,一个是上班路上,一个是休息在床★★★,这两个时间段是用户点开阅读微信的高峰期★★★。在这两个时间前后推送微信,文章的点开率会提升★★★。
三,一专与多能的兼顾★★。习讲,搞宣传要有几把刷子★★,一般而言★★,单个人擅长的事有一两个就不错了★,大家需要多配合★★★。多能,则是除了文字和思维方面,还包括一些技术方面的长项。
创新,一是改善★★,二是再造。在办学习小组的过程,我们对流程、思维★★★、机制进行了全方位创新。
因为团队核心成员都是兼职,每个人都有另外一摊活要做★★★,所以我们也总结了“三个兼顾”。
更为突出的是★★,在我们“破天荒★★★”的举措背后,是人民日报海外版整个领导层的大力支持。事实证明★★,他们★★★“相信年轻人、让他们放手去做”★★、只在总体上负责政治把关,不在细节上多做干涉的做法★★,完全符合了互联网所需的机制与鼓励自由创新的精神。
2014年,《跟习大大去出访》系列文章★★★,使学习小组达到一个新高度。2014年9月11日至19日习展开为期9天的出访,以往都是新闻通稿★★★,新华社先发★,然后其他媒体转引★。而从2014年9月12日开始,★★“学习小组”联合人民日报国际部“镜鉴”微信公号,在习出访前夕即与相关人员商量,在微信公号上独家推出个性化的报道★★★,效果超乎预料的好★★。
为了更好地展示习从政以来坚守群众路线的过程和实践,★★★“学习小组”推出《习走过的路》系列报道★★,从科级、处级★、局级★,一直到部级、国级的习★★★,选取相关资料,利用最近流行的HTML5技术,更好地呈现这一过程。
流程再造。相比报纸,★★“学习小组★★”的选题会几乎无时无刻不在召开,在群里大家随时可以讨论选题。内容的生产,也具有极大的灵活性★★。标题的制作,则要有“信息量”,使其有“勾引度”,同时又政治稳妥。流程上每个环节都与传统媒体不同★★★。
办好一个微信公号,首先要有明确定位,起一个好名字。同样是一瓶矿泉水★★,有的卖点是★“有点甜★★★”★,有的则是★“24层过滤”★★★。关注习的微信公号很多★,学习小组的独特卖点★★,就是★“这些年★,与习一起进步,共同担当★★★”★。
“学习小组”的主创团队,也是因着“与习一起进步★★★,共同担当”的信念追求,一直走到现在,并将继续秉持这一信念前行。
基本上我们的大脑24小时在线,一旦有相关话题★,随时启动“思考程序”。我们刊发的很多作品,是在晚上七点半看完央视《新闻联播》写的★★,晚十点前或十点半组员就能收到我们对当日习讲话的解读。
“学习小组”运营将近一年了★★。看着它从无到有,再到影响力一点点变大,像是呵护婴儿的成长。其间,有甜,更有苦★★★。在繁重的工作之余,利用业余时间搞这个微信公号,需要毅力,也需要定力。
一,报与号的兼顾。报即人民日报海外版★,号即微信公号★★★,办好号的事不能耽误报上的活;事实证明,报与号是可以互相促进的关系,一边干好了,往往能带动另外一边。
同样一篇文章,改个吸引人的标题,传播效果就大不一样。比如,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研讨班在中央党校开幕,核心话题是研讨全面推进依法治国★★★,我们在对通稿内容进行编辑之后,起了个标题——《七常委出席、习讲话★、部级干部聆听:啥事这么重要》,很快阅读量就过了10万★。每个编辑也都是读者★★★,我们理解了自己的需求点和关注点,也就理解了读者的心理。
“学习小组”能做到★★★“高效且权威”地解读习★★★,以及在舆论场中适时★“ 造出”好话题,很重要的原因,是我们的充足储备,以及日常新闻敏感性、政治敏感性的锤炼。这种锤炼,需要日拱一卒★★★,久久为功★★。
很多人可能没读过人民日报海外版,但却对“学习小组”如雷贯耳。《南方周末》日前在一篇名为《学习小组的尺度》的整版报道中如此说到。
2015年1月★★★,★“学习小组”刊登的《独家披露〈正定翻身记〉全文版》一文,再度引爆网络。《正定翻身记》刊于1984年6月17日的《人民日报》第二版★★★,2014年3月★★★“学习小组”曾推荐此文★,“揭秘习与人民日报的第一次★★”。后来才知,赵老师整理了《正定翻身记》的全文版★★★,原来见报版本2000多字★★★,全文版则有5000多字★★★,信息量更丰富。30多年过去★★★,赵老师还留着当时的采访笔记。我们团队去采访他,请其还原了当时采访习的过程,并梳理了一篇由其口述我们整理的《在正定采访习》一文★,再度引发关注,香港《大公报》等媒体纷纷转载★。
★★“学习小组”(xuexixiaozu)是人民日报海外版旗下一个知名微信公众号★,其核心定位是★★:★★★“这些年,与习一起进步,共同担当。”自2014年2月27日上线至今不到一年,它能有现在的影响力★,超出我们团队的预想。
机制再造。在我们的团队内★★★,“科层★★”制被完全打破,自由讨论★★★,谁的观点★★“鲜明、犀利★★★、稳妥★”,谁的有道理,就听谁的,更多的情况是,大家互相激发、互相完善。
导语:起初是借鉴传统媒体中成熟的“主编思维”,用三选法则(选题、选人★、选角度),然后是改良“主编思维”,从单一主编变为全员主编★★★,相互激发思路,再到从主编思维转变为产品经理思维。
如果当日或某一段时间习没有活动没有讲话,则要考虑重大节点和事件。如11月8日是记者节★,去年的这天我们连夜刊登《习心中的好记者标准》一文★★。
比如《习新年贺词释放5大信号》。2014年12月31日晚七点,习通过《新闻联播》向全国人民发表新年贺词。★★★“学习小组”的解读文章晚间9点55分发出之后,89分钟内,阅读量就超过10万,次日阅读量超130万。次日,新华网发了北京1月1日电,全文转载此文。数千家网站转载,数千家微信公号转载或直接“克隆”。
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★、国务院参事室新闻顾问赵德润,曾是新华社河北分社记者,后来担任过新华社河南分社社长、光明日报副总编辑等职★,更重要的他是《正定翻身记》一文的第一作者★。正是通过这篇文章,习的名字第一次出现在《人民日报》上。
第四★★★,我们讲★★★“这些年与习一起进步,共同担当”,这不是一句空话,中国梦的实现,需要很多人的努力,就包括“学习小组★★★”的每个组员,我们读懂和理解习,是一个方面★★,更重要的是我们要结合习的讲话精神,干好日常工作,上下同欲者胜,大家拧成一股绳★★★,就能攻坚克难。★★★“学习小组★”为普及中国治理思想、习讲话精神★★★、凝聚人心起到了重要作用★。
二★★,政治正确与讲好故事的兼顾。尤其对党报旗下的公号来说,政治正确是安身立命之本,同时,如何讲好故事也是考验人的重要方面。光政治正确但文章没人看不行★★,文章很多人看政治不正确也不行,两者不可偏废其一。
思维再造★。参与★★“学习小组”,我们的思维方式也发生变化★★,并阶段性递进。起初是借鉴传统媒体中成熟的“主编思维★★”★,用三选法则(选题、选人★、选角度)★,然后是改良“主编思维”★★★,从单一主编变为全员主编★★★,相互激发思路★,再到从主编思维转变为产品经理思维。一个公号的可持续运营,短期看考验个人的选题★★★、写作能力,长期看更考验组织运营能力★★。
媒体本质上是服务业,读者需要什么你就要提供什么。读者最需要及时迅速领会习的讲话精神★,了解习的治理思想、个人兴趣爱好、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榜样式行为。